《梅艳芳》,这种一听片名就带着情怀味道的东西一向是很能赚人眼泪的。

所以正片即使上半部分看得人如坐针毡,高潮情节还是能换取哭声一片。

但"好哭"绝对不是评判"好电影"的标准。

可以说,这完全是一部令粉丝生气、路人误解的情怀烂片。

虽然选角槽点不断,但首先还是要肯定几位贴合原型的演员。

首先,当然是梅艳芳本尊的选角。

片方大胆选用新人演员王丹妮领衔主演,虽然之前预告片出来的时候,仍是被吐槽不像,但正片中她的长相是很符合大家对梅艳芳的刻板印象的。

高、瘦、深眼窝、小凸嘴以及标志性厚厚的嘴唇……

即便如此,王丹妮本人其实比梅姐足足高了11cm的身高,使她比起梅姐本人,更像那个张国荣口中揶揄的"梅艳竹"。

王丹妮原来是搞模特事业的,唯一的演艺经验就是九年前参演陈奕迅的MV。

据片方的宣传,王丹妮接受了半年的封闭式训练,日日学习梅姐的舞蹈、形体等等,这话桃是相信的。于是本身只有八分形似的王丹妮,化上梅姐标志性的妆容,加上形态的展现,一瞬间让人有些恍惚。

她开口的那一刻,桃的第一反应就是——没错,梅姐就是这么说话的。

至于经纪人陈淑芬女士则是由杨千嬅出演。

右二陈淑芬

她们都是那种圆方脸,五官大气明艳挂的女子,性格也相似,都是开朗仗义的人物,加上两人平时都喜欢头发中带点紫,所以违和感不算太强。

还有一位影响了梅艳芳和张国荣演艺生涯的关键性人物黎小田的选角也不错。影片里由白只饰演,没错,就是曾饰演过《踏血寻梅》里的杀人犯丁子聪的那个演员。

张国荣给黎小田起过一个外号叫"加菲猫",所以可以想象,本人的形象应当是看着憨态可掬的。而白只饰演的黎小田一出现,不用细想剧情就能一下子认出这个胖胖的、性格很好的人是黎小田。

而其他的人物选角不得不说很糟糕。

比如出现了好几次的张国荣。

张国荣是谁,当年名震香江的"香港四大绝色",是绰号"中环街三太子"的贵公子形象,这样的妙人当然是谁来演都很难让人满意的,但电影也不必就直接摆烂。

本人长这样

至少也要找一个五官温润的,能与黄霑口中的"眉目如画"沾边的人来饰演,而不是找一个五官瘦削的人物,甚至有时候看他,桃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见到了港版张一山或者淡颜版黄宗泽。

并不是说这个演员不好看,只是他们的好看完全是背道而驰的那种。

他和张国荣唯一相似的地方,大概只有给了特写的三眼皮罢了。

预告片和正片是涉嫌诈骗的程度

接着再来说说刘培基。

刘培基何许人也,香港著名设计师,完全符合我们心目中设计师的刻板印象,那种温柔细腻的,gay里gay气的男性形象。

那来饰演刘培基是谁呢?是古天乐。

实话说,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长得似乎好像有那么那么一点像,但他们的气质似乎有点不太符合,是古天乐的演技都无法弥补的不符合。

当桃看到这个选角的时候,就有点疑惑,但当时还心存幻想,万一古天乐狠狠减肥,成为那种瘦削的模样,那说不定还挺像的。

但没有,古天乐他很健壮地来了。

黑古看起来并不像一位亦师亦友的服装设计师,更像一个为女主保驾护航的深情男二。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桃身后的小情侣会发出"为什么他不和梅艳芳在一起"的感叹了。

还有梅艳芳的姐姐梅爱芳,选角有大家姐味儿但绝对不像梅爱芳。

两姐妹其实是挺像的,尤其是下半张脸。

但梅爱芳的脸型相较于妹妹梅艳芳来说骨骼感更强,所以梅爱芳结婚后留了短发,看起来会更加大气,但廖子妤整体都太过纤细了,确实很难说服观众这是一对亲姐妹。

姐姐甚至更像中森明菜

不过选角非要全员符合原型也确实是难事一件,只要演技跟得上,观众也不会过分苛责。

所以最让人生气的绝对不是不符合形象的选角,而是那些过于脱离历史的剧情。

如果影片是为了戏剧效果,进行一些充分的联想和想象也就算了,毕竟历史看不到的地方,本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地方。

但奈何编剧兼导演的历史实在太差,一些情节实在是与事实有着太大出入。

咱先从最简单的时间线开始捋一捋。

一是梅艳芳初遇刘培基的那一场戏,刘培基很嫌弃地看着她说:"决赛的时候是这个头来见我,又是这个头。""你喜欢中森明菜啊?"言语间就是觉得她太没有自己的性格。

你别说,还真有点像明菜头

这个情节显然是为了突出刘培基在梅姐的形象塑造上的重要性,也时为突出刘在梅姐人生中的重要性打下基础。

问题在于,梅姐和明菜难道不是同年出道?

梅艳芳是在1982年第一届新秀大赛获得冠军出道的,而那个时候才7月;

中森明菜则是1982年初出道,她的第一首单曲《スローモーション》发布于5月,当然,我们也很难说梅姐没有机缘巧合地听到她的歌。

1982年时的明菜

但两个月的时间真的足够她听到并且爱上中森明菜吗?梅艳芳会喜欢当时还是元气少女歌姬的明菜吗?

桃不理解。

所以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这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暗示,暗示梅姐与中森明菜有相似之处,暗示近藤真彦的审美从一而终,以反现实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则是2003年梅姐患癌的时间线有明显的纰漏。

在电影中,梅姐发现自己患癌是在2003年非典泛滥的时候去做检查,之后在楼梯口与刘培基坦白病情的那场戏。

香港疫情是从2003年3月开始泛滥的,我们保守估计梅姐就是3月做的检查,那么可推断出这场戏也应该发生在3月。

然而在现实中,据刘培基亲口描述,他得知阿姐患癌是在2002年12月,是她打电话与他说的。

这是不难找到的资料,不是吗?

其实公开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吧

三是对作配的张国荣的塑造上,既矮化了哥哥的形象,又让人误解了阿姐和哥哥的关系。可以说是影片中张国荣出场一次,就要让人心肌梗死一次的程度。

首先是阿姐和哥哥的初遇。

在电影中,两人的初遇是在1982年,当时在夜总会唱歌的时候,张国荣给梅姐做配。梅姐在当时赢得满堂喝彩,而张国荣唱那首《默默向上游》时大家则不闻不问。

短短的一个片段,暴露出太多的问题。

电影中,张国荣在1982年所演唱的是《默默向上游》,然而这首歌在现实中首次登场是在1983年的电影《鼓手》中。

怎么?老香港也玩试唱这一套?

更不要说,Leslie一个在英国留学时就开始酒吧驻唱,又出道了四年多的油条为何表现得像第一次唱夜场一样。而且他那种"要赢得,唔输得"的人怎么会轻易在别人面前流露出暗自神伤的神情。

这无疑是为了创作一个他们刻板印象里的大姐大梅艳芳的同时,创作一个他们刻板印象中的张国荣。

其次是电影中梅艳芳参演《胭脂扣》,并且提携张国荣做主演的情节。

事实上,《胭脂扣》本来就是大女主戏,只不过是因为原本的男演员不演了,才得来Leslie仗义救场。

而且因为演得太好,戏份才一加再加,才得来一个骨肉丰满的十二少。如果说在《胭脂扣》中谁提携了他,大概是被美色所迷惑了的编剧李碧华女士吧。

我的意思是在剧组时的美色

怎么?拍的不是《张国荣传》就可以篡改张国荣的历史啦?

不可否认的是,在1982年到1984期间,梅姐确实提携了哥哥,此时他们的很多演出都是一起搭台。

但明明是识于微时,相互扶持,类似兄妹的友谊却被电影拍成了猥琐油腻软饭男和唱坛大姐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真的有点让人反胃。

虽然大家对张国荣的印象大概只是一个没落的裁缝之家的小儿子。

但要知道,张国荣的爸爸是给希区柯克、马龙·白兰度做过衣服的上世纪裁缝大王张活海,家里条件不算特别牛逼吧,也是家里十个孩子个个能有专门保姆的家庭。

张国荣还有一位干妈——张玉麟的夫人谭爱莲。谭女士对张国荣可谓是宠溺至极,甚至愿意一掷千金为张国荣举办生日宴会。顺便一提的是,谭女士的另外一个契仔——唐鹤德先生,正是陪伴张国荣一生的爱人。

意思是正牌爱人还没死呢,别杜撰了

纵有如此家庭,但张国荣仍是一个宁愿自己咬着牙卖牛仔裤都不愿意向家里人低头求助的人,怎么可能会每次争取机会都在"吃女性软饭"?

史实无误对一部号称"制作精良"的电影来说,绝不是在挑刺,而是最简单的要求了。

桃因此怀疑剧组是从哪里收集的阿姐的资料,是从自己的脑海中随意翻找,连文献也不愿意查,连网络也不愿意打开吗?

不如,我开个热点给你查呀。

而除了张国荣的部分,最让人不能接受的就是给近藤真彦洗白这件事。

电影中,1985年,梅艳芳出席东京音乐节,并且偶遇一位日本歌手并与他堕入爱河。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人物的原型,那就是能让港圈和昭和圈一致团结起来怒骂的人——近藤真彦,人送外号"烟灰缸"。

此人完全不是电影中深情款款的模样,而是个脚踏三条船的烂人。

桃的内心写照

两人的日本同居生活也远远没有电影中所展现的那么浪漫。

据刘培基描述,去看望她的时候,公寓里堆满了从超市里买来的杂物,而梅艳芳蹲在地上洗厕所。她是低到了尘埃里,可惜开出的花却插在了牛粪上。

而梅艳芳与他分手的原因也不是电影中所谓的为了彼此的事业,而是因为近藤真彦谎称自己与女友分手,实际上藕断丝连,把两个人耍得团团转。

如果梅艳芳阻碍到了他的事业,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她推出去,而不会像电影中那样掩护。

毕竟,中森明菜就是这样被伤害的。

当时原型的正牌女友——中森明菜

前面讲到这个人脚踏三条船,其中一人就是女友的宿敌松田圣子,事情败露后,明菜深感难过,选择自杀。

甚至在中森明菜自杀又被救起后,近藤真彦还摆上在日本象征着结婚的金屏风引诱她出席发布会,并在会上对她大加污蔑。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金屏风事件"。

近藤真彦靠得住……

洗白这样的人,把这样人尽皆知的龌龊事改编成浪漫故事,既是在糊弄观众,也对不起片方口口声声说要致敬的"梅艳芳女士"。

这不是无知,已经是坏了。

谈完这些纰漏,再聊聊这部电影的手法。

电影中很多地方似乎都有些虎头蛇尾,该谈的地方偏偏避开,不该谈的地方就喜欢添油加醋。

比如电影中的阿Ben,原型是林国斌。这位在1991年至1993年之间,日夜陪伴保护着梅艳芳。但是,当时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认为梅艳芳包养林国斌,受不了压力的他于恋爱三年后和梅艳芳分手了。

但影片中关于这位的故事都是没头没尾地出现,又没头没尾地结束的,不论是开头"谁敢动我的女人",还是结尾赠予玉佩的情节,都未免太过于台湾偶像剧。

就是这位兄台

又比如说电影里把梅姐的成功描写得过于简单,似乎所有的成功都只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一路有贵人相助,完全忽略了梅艳芳自己的努力。甚至把梅艳芳年幼时期的打工生活包装得过于简单和浪漫。

还比如说影片中完全没有认真表现出后期与梅艳芳私交甚笃的"福禄寿"三人组,陪伴她到最后的赵文卓、刘德华,她的"弟子"草蜢、许志安以及不能在大陆登台的那位等人。

这些在她的生命后期有着浓墨重彩的人物在电影中完完全全地消失不见了,反而特意花了笔墨去杜撰了一些和张国荣的情节——剧组到底有什么司马昭之心。

传记从来不是电影拍得粗糙浅薄的遮羞布,何况梅姐的经历本身就相当有发挥的空间。

现在我们都谈梅艳芳是"香港女儿",她之所以能成为"香港女儿",可能并不是因为她的成就有多么高,而是因为她是随着香港一同成长的。

她出生于香港最迷茫的年代,是《阿飞正传》中的那个年代,既逃离不了英国的控制,又回不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那时候的香港是惠英红卖香口胶的香港,也是以梅艳芳为代表的一群小女孩在夜场卖唱的香港。

被星探发掘而爆红的女星叶蕴仪

而她是以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成功跨越了阶级的小姑娘。如果说布兰妮是"美国梦"的话,那么她和因为进入娱乐圈而改变人生轨迹的一众女星们就是"香港梦"的代表了。

最重要的是在非典时,她对待病魔的不屈不挠,她的坚强鼓舞了当时的香港民众。一直到现在,香港人还是会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提起梅姐开始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时,便频频提起香港当时的环境,提起被非典的乌云笼罩着的香港。

2003年的香港街头

老一辈的香港艺人是有这样的担当的,无论是2002年香港经济不景气时,环球所发行的《同步过冬》,那些巨星一起祝愿大家"一起度过寒冬";还是2003年非典得到控制后,梅姐组织演艺界人士在大球馆开show,为医护人员打气。

还有梅姐走后,汶川地震时香港艺人举办的赈灾晚会,这些都是对梅姐慈善精神的传承。

而在电影中,只是用一句"香港是我家,只要香港有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站出来"就开启了梅姐的慈善活动之路,至于她为什么会怎么想,与她的童年是否有关,似乎只能靠观众脑补。

还有电影中的"前辈与后辈关系"的话题,本是可以好好谈谈的。

电影中"长辈提携后辈是应该的"总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任剑辉打电话来告知梅艳芳开嗓秘方,借刘培基的嘴巴说出这个道理;一次则是操办大球馆演唱会时,梅艳芳鼓励年轻的监制所说的话。

任剑辉,粤剧名伶,后投身影视业

香港演艺界向来是有这个传统的。比如梅姐提携后生监制、收关门弟子;电影音乐总监梁翘柏所在的厂牌的前辈们提携女子组合At17等等。

但是这句话落在电影中却显得刻意。它知道我们都知道它想表达一种传承,但这种表达是那么疲软无力。

以及被很多人所诟病的张国荣去世的片段,倘若没有剧组的胡乱操作,与梅姐的去世相呼应,也可以被看作是"香港整一个黄金时代的过去"的象征。

拜拜

本来可以是一个让人唏嘘的情节,只是片方实在太过无耻,先是将未经证明的遗书内容"我这一生没做过坏事,为什么上天要这么对我"当作台词;接着又宣传刘俊谦主动化妆躺进棺材里帮王丹妮入戏。

即使是为了入戏好心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将这些情节大肆宣传呢。

这绝不是致敬,而是猎奇。

而且片方还搞出了"有些人在最漂亮的时候离去,可能是最好的"这种情绪化的台词。

首先,张国荣和梅艳芳本身都是因病逝世,这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的选择。他们都积极治疗,并且在病重时也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奈何病魔无情。

其次,爱他们的人听了这话又作何感想,这不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吗?

这完全就是为了满足网友造神的意淫,强行把病逝说成羽化成仙。接受不了美人迟暮的是观众,才不是他们自己。

片方好像什么都要,既要挣情怀粉的钱,又舍不得广大年轻人的市场。

于是用心不良地拍摄了张国荣和梅艳芳的暧昧cult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用一些与日本歌手如幻如梦的爱情来尝试收割冒着粉红泡泡的芳心们。

按这个标准,《芈月传》和《如懿传》也可以荣获传记称号了。

大概是因为在广东看这部电影的缘故,这样一部不太大众的电影在当时竟是满坐;电影结束后,被最后的夕阳之歌引得落泪的人们,有一半离开了,而另外一半怀着那么点情怀的人留了下来,一起轻声合唱了片尾曲《歌之女》:

"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 她喜欢观雨飘

也许她喜欢知当雨给风吹 路上可变得出意料

或有天她都可叫座 她也许有天不再饿

或有天戏衫不破 听众不止半个

她是我当天的她今是我

绝对想象不到你以这宠爱来相赠我

为你歌 为你歌 谢你始终不弃掉我 倦了么 乱了么

多得你带引我起过 若永可为你歌

便再不需要得什么 凝望你找到爱找到我"

大家的大合唱,是给梅艳芳的,是给那个心怀慈善,为后辈,为港人,为同胞发声的梅艳芳的;是给那个即使身患重病也不放弃,与香港一起挺立的梅艳芳的,而不是给《梅艳芳》的。

大家的眼泪,是给了影片中穿插着的旧时录影,是给了脑补中的港星们的形象,是给了对过去的时光的追忆。

那几十元一张的电影票,甚至也不全是给《梅艳芳》这部电影的。

毕竟传记电影最重要的"故事",连照葫芦画瓢也没画好。

工具:作品在线观看

女优:最新作品观看

中文:国语在线观看

展开全文